南北两极已经成为全球治理的新焦点、科技竞争的新高地。破冰船是当今大国开展南北极考察不可或缺的海上活动平台。目前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美中英法俄都在南北两极开展活动,世界主要极地考察强国甚至配备了多艘破冰船。今天我们就来捋一下全球的破冰船,及其最新的动态(截至今天,2020年4月16日)。
中国
雪龙船(XUE LONG)
大名鼎鼎的雪龙号破冰船,是中国第三代极地科学考察船,是由乌克兰赫尔松船厂在1993年3月25日完成建造的一艘B1级破冰船,也我国第一艘破冰船。能以1.5节航速连续冲破1.2米厚的冰层(含0.2米雪)。雪龙船曾经参与了2014年元旦南极营救绍卡利斯基院士号的行动,后续又参加了马航MH370搜救,是名副其实的极地功勋破冰船。雪龙船目前已经完成了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正在回国途中,估计一周后返回上海。
雪龙2号(XUE LONG 2)
年轻的雪龙2号破冰船,是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于2019年7月交付使用。雪龙2号是全球第一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能够在1.5米厚冰环境中连续破冰航行,填补了我国在极地科考重大装备领域的空白。目前雪龙2号正在其处女航(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的返程途中,预计下周和雪龙船一起返回国内基地。
北京海洋领导者(BEIJING OCEAN LEADER)
“北京海洋领导者”总装载量1900吨,排水量约6000吨,外廓长80.70米,内长70.71米,宽度17.22米,深度9.7米,吃水8.1米,设计最快速度14节,PC4级破冰船,是目前世界上破冰级别最高的破冰船之一。该船由日本JFE集团建造,之后在多国服役,如今的船老大老张和梁红夫妇也是极地的有缘人。今天该船刚从南极回来,停泊在天津母港。
俄罗斯
费多罗院士号(AKADEMIK FEDOR)
是俄罗斯科学柴油电动研究船,俄罗斯极地研究舰队的旗舰,在芬兰的劳马为苏联建造,1987年9月8日竣工。于1987年10月24日在苏联开始服役,是以苏联极地探险家、苏联科学院院士叶夫根尼·费多罗命名的。该船还在南大洋区域,不过南极天气已经不利于继续活动,应该很快返航。
戈洛文号(VASILIY GOLOVNIN)
是一艘俄罗斯滚装船,建于1988年,载重量为13514总吨,吃水为6.6米。全长163.9米,宽22.46米。由符拉迪沃斯托克(Vladivostok)的远东运输公司运营的Vitus Bering级破冰船。它于1988年在乌克兰建造,是中国“雪龙”号的姊妹船。该船刚完成了对南极新拉札列夫站的补给,目前已经返航,5天前停靠在南非开普敦。
绍卡利斯基院士号(AKADEMIK SHOKALSKIY)
建于1984年的AkademikShokalskiy是为芬兰极地和海洋学研究而设计的。船体破冰加固,非常适合恶劣的南极环境。该船既小巧又敏捷,设计精良,可以到达许多其他南极洲邮轮无法到达的较小的海湾和入口。不过常在冰海走,也有被冰卡住的时候,2014年元旦期间在南极遇险,最终是雪龙船和南极光号赶来营救,国际轰动。
迪克森号(DIKSON)
迪克森号(Dikson)是俄罗斯破冰船之一,以迪克森港命名——迪克森港是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其建造完成于1983年3月17日。目前停泊在俄罗斯ARKHANGELSK。
50年胜利号(50 LET POBEDY/50 Years of Victory)
全世界最大马力的破冰船50年胜利号,2007年4月建成,两座OK-900A核反应堆驱动,最高时速21.4节,长159米,宽30米,吃水11米,排水量25840吨,母港摩尔曼斯克。该船能破冰2.8米厚(俄罗斯LL1级),轻松穿行在北冰洋的浩瀚海冰中,不少国人乘坐该船成功访问北极点。目前正航行在俄罗斯新地岛以北的海域。
澳大利亚
南极光号(AURORA AUSTRALIS)
南极光号是澳大利亚的南极旗舰。它是由南半球大气现象命名的南极光。
Aurora Australis设计为多功能研究和补给船,由Carrington Slipways在纽卡斯尔为P&O Polar建造,并于1989年9月下水。该船长94.9米,重3911吨。它的巡航速度为13节,可容纳116名乘客。它能够打破厚达1.23米的冰。该船还配备了直升机停机坪和机库设施,可容纳三架直升机。曾参与2014年元旦营救绍卡利斯基院士号的行动,目前停靠在霍巴特母港。
韩国
阿里郎(ARAON)
是韩国自行设计建造的首艘破冰船,建成于2009年。总吨位:6950吨,承载能力为2901吨,吃水深度为7.5米。总长(LOA)111米,宽度19米。目前正在从南极返回北半球的途中。
日本
白濑号(SHIRASE)
是日本主要的南极支援船,是1983年投入使用的功能强大的破冰船,由日本由自卫队运营,不仅开展了南极科考,同时锻炼了水兵。上周刚从南极考察回到横滨军港,13号转停东京港。
德国
北极星号(POLARSTERN)
最初于1982年投入使用,时至今日仍是全球最先进,用途最广泛的极地研究破冰船之一。目前正在北冰洋开展多国联合科考--实施穿极漂流计划。
挪威
哈康王子(KRONPRINS HAAKON)
总吨位9000吨,是挪威有史以来最大的破冰船。该船将主要在巴伦支海(挪威和俄罗斯北部的北冰洋水域)内作业。2018年才开始服役,也算很新的破冰船了。
西班牙
赫斯帕里得斯(HESPERIDES)
是一艘西班牙研究船,建于1991年。目前已经完成南极考察处于返程途中,穿越大西洋航行的航线倍儿直。
甘巴号(SARMIENTO DE GAMBOA)
是一艘西班牙研究船,建于2007年。目前停泊在西班牙海港城市维戈。
美国
帕尔默号(NATHANIEL B. PALMER)
该船被命名为纳撒尼尔·帕尔默(Nathaniel B. Palmer),以纪念第一次见到南极洲的美国人。是用于全球变化研究(包括生物,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组成部分)的一流平台。它可以在经常暴风雨或被海冰覆盖的南极水域全年安全运行。目前结束了本年度的南极考察,正在返回美国途中。
古尔德号(LAURENCE M. GOULD)
古尔德号以极地探险家,地质学家,教师和大学校长劳伦斯·麦金莱·古尔德的名字命名。古尔德的长度为76米,冰级ABS A1,于1997年由路易斯安那州建造。目前已从南极考察返回,正停靠在智利南部港口篷塔修整补给。
极地之星(POLAR STAR)
极地破冰船极地之星(WAGB-10),是由美国海岸警卫队(USCG)运营的重型破冰船。建于1976年,专门为破冰而设计刀刃,具有加固的船体,长121.62米,宽25.33米。是美国唯一的重型破冰船。主要负责海洋执法而不是南极考察。
英国
罗斯号(RRS JAMES CLARK ROSS)
是1991年建造的破冰船,主要用作为南极洲的科学站提供服务的后勤(研究/调查/货物)补给船。该船还可以按照生物学,海洋学和地球物理主题行程作为游轮包租。RRS代表“皇家研究船”。皇家研究船是英国的商船,为英国政府(HMG)进行科学研究。昨天刚从南极半岛区域北上,停靠在福克兰群岛(马尔维纳斯群岛)斯坦利港。
发现号(RRS DISCOVERY)
是一艘于2013年推出的冰加强型研究船,是英国的商船,为英国政府(HMG)进行科学研究。目前已经返回英国南安普顿。
库克号(RRS JAMES COOK)
是一艘2007年推出的冰增强型研究船,海洋测量船。它的姊妹船(具有类似设计)是RRS Discovery(于2013年建成)。目前停靠在英国南安普顿。
法国
星空号(LASTROLABE II)
是一艘法国破冰船,建于2017年。也是很新的破冰船了,目前停靠在法属留尼旺。
以上就是当前世界各国在南极和北极活动的主要破冰船。当然还有一些在极地活动的船舶,虽然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破冰船,但是也有一定的抗冰能力,比如:新西兰海洋神号(TANGAROA)是新西兰唯一的经过冰层强化和动态定位的深水研究船;法国的马里恩杜弗涅号(MARION DUFRESNE)主要在亚南极的法国南极领地活动;中国远洋集团的永盛轮(YONG SHENG)也在北冰洋的茫茫海冰中穿行过。也有破冰能力比较强的船舶并不用于科考,而是专职的游轮,比如俄罗斯的KK船长号(KAPITAN KHLEBNIKOV)。由于篇幅所限,小编就不一一详述了,如有遗漏,敬请留言指正。
1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4-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9 来源:中国船东互保协会资讯平台
12-10 来源:船之友 作者验船师袁晓东
10-15 来源:中远海运
03-3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04 来源:信德海事网 刘云婷
01-22 来源:信德海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