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部25日印发关于调整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通知指出,自11月1日起取消豆粕出口退税。这一调解引发外界质疑,中国豆粕不够用了的声音也开始浮现。
出口退税,即国家运用税收杠杆调节出口的一种措施,提高出口退税率则表明该国鼓励此商品出口,反之则不鼓励。
《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取消豆粕出口退税率意图明显,就是不鼓励从国内出口豆粕。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得到的一种副产品,是重要的蛋白饲料。“与此同时,中国的大豆对进口依赖度较高,在这样的背景下,豆粕首先要满足国内需求。”
李国祥还表示,在中美贸易摩擦升温的背景下,大豆已经成为中美博弈的重要产品。“我们更要保证国内豆粕的库存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据悉,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买家,超过三分之一的供应来自美国。今年7月,中国对从美国进口的大豆加收25%的新关税,这是两国不断升级的贸易战的一部分。
据CNN报道,大豆在中国被用作猪和鸡等牲畜富含蛋白质的饲料。本月,中国提议减少牲畜饲料中蛋白质的使用量,称动物可以减少蛋白质的用量。政府运营的中国饲料工业协会(China Feed Industry Association)表示,对进口大豆的依赖正在给中国的农业制造一个“瓶颈”。
但让数以百万计的中国农民减少猪所食用的外国大豆数量,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项任务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而且可能会对中国整个农业造成破坏。
今年8月,已经有迹象表明,在一个月前对美国大豆征收关税后,中国开始回避美国大豆。
惠誉(Fitch)分析师表示:“未来几个月,中国将不得不从美国进口一些大豆。”他们预计,一旦巴西大豆明年初恢复供应,中国将重新转向巴西大豆。
惠誉分析师表示,中国政府减少对进口大豆依赖的计划“将需要时间,而且很难实施”。中国政府可能面临一项艰巨的任务,即引导全国数以百万计的养猪户遵循较低的蛋白质要求。农民可能转向替代蛋白质来源,如油菜籽、棉籽和向日葵。但这可能不是一个简单的交换。
不过有关中国大豆供应情况,在10月19日的中国农业农村部记者会上,农业农村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介绍,在轮作休耕、生产者补贴等政策的引导支持下,今年中国大豆种植面积增加,丰收已成定局。从进口情况看,据海关数据,1-8月累计进口大豆6203万吨,同比减2.1%,进口主要来自巴西,占进口总量近七成。总的看,当前中国大豆市场供给较为充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信德海事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投稿或联系信德海事:
admin@xindemarine.com
1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4-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9 来源:中国船东互保协会资讯平台
12-10 来源:船之友 作者验船师袁晓东
10-15 来源:中远海运
03-3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04 来源:信德海事网 刘云婷
01-22 来源:信德海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