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新能源电动船市场,引领环保运输。
12月4日,全国首条京杭运河千吨级纯电动运输船舶合作协议在江苏常州签署。协议采取三方合作形式,分别由常州中天钢铁集团公司出资建设船体,上海瑞华公司提供纯电动运输船舶动力技术和电池租赁,国网常州供电公司投资和建设充电设施,以实现三方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近年来,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任务的迫切性日益突出。以船舶航运为例,水运船舶当前采用的都为柴油动力推进系统,具有燃油成本高、噪音大、排放污染等问题。相比于燃油船舶,电动船舶航行具备废气零排放、零污染、低噪音、低振动等优势,航运船舶的电能替代趋势势在必行。
据了解,该项目实施后,作为电动货船核心部件的动力系统采用具有高比功率的超级电容和高比能量的动力锂电池相组合进行供电,当系统有启动、加速等瞬间强劲功率需求时由超级电容给出能量,当需要较长时间能量输出时则由动力锂电池给出,当有反向、制动等能量回馈需求时将通过超级电容的瞬间储能过程将能量回收。其最高时速、加速时间、续驶里程、使用寿命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通过了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中国船级社CCS等权威认证。
国内有关专业评价显示,在目前航运市场条件下,纯电动船投入运营相比于传统燃油船在建船初期一次性投资高,电池成本高是影响电动船舶经济性的主要因素。但后期运营过程中则能源成本低,在维护保养费用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国网常州供电公司在项目前期调研中发现,中天钢铁原本使用的运输船是800至1100吨的京杭大运河标准货船,航程100公里以内,船运货物的装卸时间与改造后电动船舶所需充电时间大体一致,都是2小时左右,故该航线运输船很适合作为以电代油的货运船示范点。按目前柴油6.5元/升、电价0.7元/度估算,纯电动船舶与燃油船舶相比,要节省一半的能源成本,水域大气污染、水污染防治效果明显。按照中天钢铁年运输矿砂年需求1000万吨估算,千吨级货船全年耗油3187.5吨,将折合减少排放二氧化碳2.23吨、氮氧化物151.73吨、碳氢化合物19.73吨、一氧化碳75.86吨。
目前京杭运河地区运输船舶约4.5万艘,占全国内河运输船舶数量近1/3。按照潜在规模及纯电动运输船现有成本估算,未来京杭运河地区纯电动运输船的推广应用,可带动船舶行业设计、建造、装备等相关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年可实现替代船舶燃料成本超过30亿元,年节约燃料成本超过4.5亿元。从环境方面来看,京杭运河地区推广纯电动运输船舶,对于沿线地区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防治具有显著效果,对于构建沿岸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9月,国家交通运输部出台指导意见,要求“加快研究纯电动货船,实现电动货船靠泊接用岸电并进行充电”。作为京杭运河千吨纯电动运输船的全国首创,该项目贯彻落实大气污染治理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国家战略,以能源供给侧结构调整为导向,通过试点探索、示范引领,统筹全产业链资源配置,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配套扶持政策,科学有序推动锂电池+超级电容动力系统在京杭运河推广应用,推动京杭运河船舶能源结构调整和水运绿色发展,为全国内河锂电池动力船舶发展积累经验,推动社会各方参与企业船舶改造的积极性,全力提升大气污染防治成效。
信德海事网新闻订阅免费为您提供优质新闻资讯!点击此处订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信德海事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投稿或联系信德海事:
admin@xindemar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