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海关总署公布统计数据显示,中国11月进口同比增长3%,出口同比增5.4%,双双不及市场预期。
在大宗商品进口方面,原油、天然气等商品进口量增加,但大豆进口量则出现大幅下滑。
同比来看,11月天然气表现强劲,进口量同比涨幅高达40%。成品油进口量也同比上涨22%,原油进口量同比上涨16%,三废同比上涨3%。其他主要大宗商品均出现了不同程度下跌,其中,大豆进口量同比下降38%。
环比来看,三废、天然气、成品油进口量环比涨幅超过22%,三废上涨幅度更是高达38%。而大豆进口环比则下跌超过20%。煤及褐煤环比下跌17%。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环比小幅下跌2%。
大豆、煤炭进口大跌
在10月进口同比增长进20%后,中国11月大豆进口同比大跌38%至538万吨,从历年11月的大豆进口数据来看,这也是过去六年中进口量最低的11月。
煤及褐煤也一反上月同比增长8%的势头,11月不仅进口同比下跌13%,环比增速也下降了17%,至1915.3万吨。
此外,中国11月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同比大跌近10%,环比也小幅下跌2%,至8625万吨,降至五个月以来的低位。
天然气、成品油进口大增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11月天然气进口量达915.4万吨,同比大涨40%,环比增速也从上月的下降1.92%转为大涨25%。
中国对原油的需求量也依然庞大,中国11月进口原油4287.2万吨,同比上涨16%。而前11个月累计原油进口量已达41881.1万吨,同比增长8.4%。
11月当月,国际油价大幅下滑,布伦特油价当月跌幅达到22.8%。
中国11月铜矿砂及其精矿进口169.9万吨,较10月的156.9万吨增长了8%。未锻造铜及铜材进口也同样较上月增长8%,至45.6万吨,但同比下降3%,为去年12月以来最差表现。
今年前11个月,铜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约1825万吨,同比增长16.4%,较前10个月的19%进口速度有所放缓。未锻造铜及铜材总计进口486万吨,同比增长14.9%。
国泰君安认为,铜进口、铁矿石进口和钢铁出口的普遍下降可能与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有关。
目前,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铜消费国和最大的铜精矿进口国,占据了全球50%以上的铜消费量。在高消费、低储量和低产量的情况下,对外依存度高达70%。
另外,中国11月铝出口为历史次高。
来源:华尔街见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信德海事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投稿或联系信德海事:
admin@xindemarine.com
1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4-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9 来源:中国船东互保协会资讯平台
12-10 来源:船之友 作者验船师袁晓东
10-15 来源:中远海运
03-3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04 来源:信德海事网 刘云婷
01-22 来源:信德海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