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孟加拉国批准《香港公约》(《2009年香港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这意味着该公约最终获得了足够的支持,可以生效了。
2009年5月11日,国际海事组织“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国际大会”(亦称拆船外交大会)在中国香港召开。经过审议,大会最终通过了《国际安全和无害环境拆船公约》,并正式命名为《2009香港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简称《香港公约》。《香港公约》成为国际海事组织首个以中国特别行政区——香港命名、对船舶“从摇篮到坟墓”全生命周期进行管控的国际性公约。
根据《香港公约》第17条规定,公约生效条件为“不少于15个国家批准、接受、认可或加入《香港公约》,这些国家的商船总吨位超过全球商船总吨位的40%,且这些国家在过去10年的最大年度总拆船量合计不少于其商船总吨位的3%,满足以上条件之日起24个月以后生效”。
目前,全球已有21个国家批准了《香港公约》,它们是:比利时、刚果、克罗地亚、丹麦、爱沙尼亚、法国、德国、加纳、印度、日本、卢森堡、马耳他、荷兰王国、孟加拉、挪威、巴拿马、葡萄牙、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塞尔维亚、西班牙和土耳其。
香港公约的生效对即将到来的拆船高峰具有里程碑意义。日前,BIMCO表示,未来10年全球海运业将见证拆船活动的惊人增长,预计2023年至2032年间,将有超过1.5万艘船舶退役并拆解。
这一预测比过去10年的拆船数字增加了一倍多,凸显了行业重点向可持续实践和环保责任的重大转变。
根据BIMCO的数据,过去10年,有7780艘船被送拆解,总载重吨为2.85亿吨。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大部分载重吨(约60%)来自于20世纪90年代建造的船舶。
未来10年,21世纪建造的船将成为拆船的主要推动力。此外,根据BIMCO的说法,考虑到21世纪的头10年里,拆船载重吨增加65%,拆船水平可能在未来10到20年继续攀升。
从历史上看,大约50%的散装货船、油轮和集装箱船在达到25年船龄时被拆解,估计90%的在船龄30至35年被拆解。BIMCO表示,通过将这种拆船模式应用于当前的贸易船队,行业专家估计,在2023年至2032年期间,约有1.5万艘船,总载重吨为6亿吨,将进行拆解。
BIMCO强调,拆船量走高一个令人鼓舞的方面是它对GHG有积极影响,这是因为使用了电弧炉,这是拆船过程中回收钢材的一种普遍方法。与粗钢生产相比,该方法的排放显著降低。BIMCO表示,其他因素,如温室气体排放法规,预计将加快旧船的退役和拆解,导致退役速度加快。
转自:中国船检
03-16 来源:石珣 中国船检
05-16 来源:陈维工作室 浦东海事
10-08 来源:连云港海事
08-26 来源:柴悝旎 中远保险经纪
09-08 来源:Capt.Jin 我的航海世界
07-15 来源:青岛海事
03-13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
01-11 来源:航运运价交易SSEFC
01-04 来源:青岛海事
11-04 来源: 海事综合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