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仅供示意
近日,各上市港口企业陆续发布2018年年报。一年来,他们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沿海港口市场有哪些变化?
本期沿海港口版汇总了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港集团)、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宁波舟山港)、招商局港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招商港口)、中远海运港口有限公司(简称中远海运港口)等9家企业的年报数据,希望从中窥探出港口行业的变化以及未来走向。
——编者
多家公司经营指标 呈两位数增长
纵观部分港口2018年年报,各港口企业盈利水平展现出积极向好的发展态势。
其中,上港集团以380.43亿元的最高营业收入“C位出道”;全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2.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5.94亿元,同比增长19.37%,在各港口企业中继续领跑。宁波舟山港以其强劲的业绩增长紧随其后,全年营业收入218.8亿元,同比增长20.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84亿元,同比增长7.75%。
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青岛港)则摘得营业收入排行的探花,且营业收入突破百亿达117.41亿元,同比增长15.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样可圈可点,达35.93亿元,同比增长18.09%。
营口港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营口港)和日照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日照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速双双突破70%,处于增速第一梯队。营口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01亿元,同比增加87.03%。日照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4亿元,同比增长74.69%。同时,两港营业收入也取得了不俗成绩。营口港实现营业收入48.14亿元,同比增长26.06%,日照港实现营业收入51.3亿元,同比增长6.78%。
珠海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珠海港)的表现也毫不逊色,营业收入和利润均实现了30%左右的增长。据其2018年度业绩快报显示,珠海港营业收入26.15亿元,同比增长33.39%;营业利润2.6亿元,同比增长29.9%。
大连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连港)营业收入67.54亿元,同比下降25.2%,主要受贸易服务收入下降78.4%影响。为控制风险、提高贸易服务质量和收益,大连港主动进行了结构性调整。如果剔除贸易业务影响,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3%。另据数据显示,大连港近3年来的净利率分别为4.78%、6.36%和10.10%,逐步走高,说明该公司的盈利能力在增强。
招商港口和中远海运港口两大国际码头运营商2018年仍是“创富利器”。招商港口全年营业收入97.03亿元,同比增长28.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16亿元,同比增长3.57%。2018年,该公司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1亿标箱,同比增长6.6%。港口散杂货业务吞吐量达5.4亿吨,同比增长1.5%。
中远海运港口2018年收入同比大幅增长57.6%至约10亿美元,毛利同比增长40.3%至2.94亿美元。总吞吐量同比上升17.1%至1.17亿标箱,总吞吐量自然增长同比增长7.8%;控股码头吞吐量同比上升29.7%至2251万标箱;总权益吞吐量上升15.8%至3706万标箱。
做优主业是业绩增长主因
从上述上市港口企业年报分析,这些企业的业绩稳中有进,吞吐量增长仍是其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
以营口港为例,2018年,营口港完成吞吐量2.93亿吨,同比增加13%,其中散杂货1.62亿吨,占公司总吞吐量的55.41%。散杂货类中,金属矿石和钢材的吞吐量占其中的45.23%。据悉,该集团对腹地周边钢厂进行货源普查,整合航线资源,在稳定港口主要内贸航线的同时,开发新内贸航线,同时积极打造外贸精品航线,扩宽金属矿石业务和钢材业务。
大力推进“公转铁”,加快进港铁路建设,降低物流成本成为各港口提高盈利能力的另一发力点。日照港现已实现三条干线国铁连通港区,“新菏兖日”铁路电气化后运输能力超1.2亿吨;瓦日铁路已实现重载万吨列车常态化运营并持续放量;“青日连”沿海铁路2018年实现通车运营。日照港积极围绕铁路沿线开展精准营销,全年开发新客户220家、新开发货源2000万吨。全年调进瓦日铁路万吨重列到港592列,累计到港煤炭455万吨,同比增长约131%。
多点布局和联盟化产生协同效应
协同效应是招商港口和中远海运港口2018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
“亚洲有母港、欧洲有主控、非洲有发展,美洲有布点”,招商港口在海外的港口布局实现了六大洲全覆盖,实现主要枢纽港、门户港的地区布局。同时,招商港口国内版块通过股权结构重组,构建出“立足粤港澳大湾区,连接‘一带一路’,网络覆盖全球”的战略布局,并推动辽宁港口资源整合,实现“国内国外协同、国内南北协同”的格局。
在此基础上,招商港口积极推广“前港—中区—后城”核心商业模式,力争将汉班托塔港发展成为斯里兰卡的蛇口、将大连港太平湾打造成为东北亚的新蛇口;完成吉布提国际自由贸易区的启用,促进产业园区开发与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良性互动。借助“前港—中区—后城”核心商业模式带来的协同效应,招商港口加快临港物流园区、工业园区和城市“三位一体”建设步伐,推进港口增值服务向所在港区及临港城市的辐射。
值得注意的是,来自母公司的支持及海洋联盟的独有“流量”成为中远海运港口提升盈利能力的坚实保障。
中远海运港口副主席兼董事总经理张为表示,全年来自海洋联盟的箱量占该集团主要六家控股码头总箱量的49.9%,同比增加33.7%。
东西航线是中远海运集团及其所属海洋联盟的主干航线,在海外港口码头收购方面,中远海运港口主要围绕欧地航线以支撑其运营航线,7项海外收购有6项处于欧洲及地中海地区。沿线收购的港口可以直接服务于该集团及海洋联盟所属船队。
智能化催生新动能
新技术、新理念的不断涌现,为港口新动能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港口产业结构调整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则成为催生新动能的直接诱因。
宁波舟山港智能化进展迅速,全程进口提重无纸化比例实现100%全覆盖,极大提升了客户体验度;出口提空进重无纸化项目成功试运行;易港通电商平台、梅山LTE无线宽带专网工程、海港危险货物安全管控平台二期等项目完成验收。
珠海港则结合自身整体战略资源优势与信息数据资源优势精心打造了珠海港综合电子物流平台,通过物联网贸易金融监管技术,促进珠海港全程物流业务实现可视化,降低贸易风险。
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
合理、高效的港口资源整合是港口企业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目前各大港口企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以上港集团为例。2018年,为优化洋山港区集疏运体系,释放产能,更好地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上港集团与浙江海港集团签订了小洋山综合开发合作协议;推进与江苏、安徽等港口集团在信息化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合作;充分发挥长江经济带航运联盟的平台作用,完成了长江支线平台的功能开发和试运行以及部分港口与平台的对接;持续推进船舶标准化、长江沿线资源整合等相关工作,促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山东省整合滨州港、东营港和潍坊港三港组建渤海湾港口集团。该集团董事长李航表示,统筹三市港口及岸线的规划、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将推动形成各个港区之间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辽宁港口集团成立,南京港55%股权无偿划转至江苏港口集团,广东省出台以广州港集团和深圳港集团为两大主体的港口资源整合方案……目前,各省港口整合趋势明显,新的发展格局正加速形成。
来源: 交通报潮头观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信德海事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投稿或联系信德海事:
admin@xindemarine.com
03-24 来源:吴佳璋 周梓悦 航运评论
03-27 来源:中远保险经纪
08-27 来源: 亚太港口服务组织
01-21 来源:中港网
09-01 来源:港口圈
08-26 来源:信德海事网
01-08 来源:信德海事网
03-01 来源:港口圈何晓路
08-24 来源:港口圈 肖佳钰
08-22 来源:信德海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