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明确规定,在上海市行驶的机动船舶不得排放明显可见的黑烟,并授权海事部门进行监管,对排放明显可见黑烟的船舶处予以处罚。
由于船舶黑烟监管属于国内外执法监管前沿领域,目前尚无判定船舶黑烟黑度的国家或地方标准,因此,上海海事局积极开展了船舶“冒黑烟”监管方法的探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采取了“林格曼黑度法”来判定黑烟黑度,并采取码头前沿CCTV(闭路电视系统)、便携式执法摄像机拍摄船舶黑烟视频来查处“冒黑烟”船舶。2014年10月至今,上海海事局已查处了300多起船舶明显“冒黑烟”案件,引起了行业和公众的不小反响,黄浦江中冒黑烟船舶大大减少,环境效益显著。
然而,“林格曼黑度法”应用过程中易受环境光变化、视觉习惯差异、拍摄平台(海巡艇上手持摄像机)抖动等诸多因素影响,在黑度判定准确度上大打折扣,给执法监管带来了一定困惑。随着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深入推进,加上第三届进博会召开在即,如何客观和准确地判定船舶黑烟等级、更加规范地开展执法监管,成为摆在上海海事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问题带来思考,创新引领发展。上海海事人没有被困难吓倒,我们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也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上海海事局自筹资金,抽调业务骨干并引进“外脑”,形成了攻坚研究团队,全力开展了船舶冒黑烟监管的深度研究。经过半年多的奋战,终于完成了“上海海事局船舶黑烟检测APP”的开发工作,实现了船舶黑烟的自动识别、跟踪、判定,大大提高了船舶冒黑烟监管的工作效率和结果的客观性。
为了解决拍摄船舶黑烟视频的过程中因拍摄平台抖动造成黑烟位置“飘忽不定”的难题,攻坚团队研发了船舶目标跟踪算法,可始终锁定船舶黑烟在画面中的位置,支撑后续的逐秒自动量化船舶黑烟黑度的算法。为了解决环境光变化和视觉习惯差异带来的难题,攻坚团队研发的逐秒自动量化船舶黑烟黑度的算法,可对每一秒画面都自动搜寻画面中的暗目标(黑色船体、建筑物深色幕墙等)和干净天空分别代表“林格曼黑度法”的五级黑度和零级黑度,继而将船舶黑烟与之比较,量化船舶黑烟黑度。以上两项关键技术,有力支撑了执法人员对船舶持续冒黑烟现象的准确判定。
“上海海事局船舶黑烟检测APP”可在任意一款使用安卓系统的手机上下载、安装、使用,只要您拿起手机,打开这款APP,对准黑烟,拍摄不短于30秒钟的视频,便可自动判定其黑烟级别,为海事部门开展船舶冒黑烟执法监管提供有力的证据,为第三届进博会的顺利召开、为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献出一份力量!
12-21 来源:张恩瑜 船舶技术法规研究中心
08-19 来源:连云港海事
04-03 来源: China PSC
04-12 来源:丁一文 邹 婕 世界海运
08-04 来源: 国际海事研究中心
06-18 来源:连云港海事
03-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1-18 来源:张云嵩、严青 造船技术与海洋平台
03-21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16 来源:林新通 世界海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