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国集团在COP26上公布“绿色走廊”计划
信德海事网 马琳
照片来源: UNFCCC_COP26_6Nov21_SBIClosing_KiaraWorth-1
在 COP26 气候谈判中,22个国家联合公布了世界上第一个绿色航运走廊框架协议Clydebank Declaration for Clean Shipping Corridors,范围在两个或多个港口对之间。
该协议将绿色走廊定义为零排放海上航线,并宣布其使命是“到2025年,至少建立六个绿色走廊”。
此外,该协议的长期目标是扩大全球绿色航运网络的规模,到 2030 年运营更多更长的绿色航线,并在这些航线上运营更多船舶。
该框架协议的签署国包括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智利、哥斯达黎加、丹麦、法国、德国、日本、马绍尔群岛、挪威、瑞典、美国和英国等。
他们表示,签署该协议的成员都是对脱碳具有高水平目标的政府,他们打算共同行动以证明其实现航运脱碳的能力。
签署方将确定供应链上可以作为绿色走廊一部分的港口和船公司,减少特定的共享航运路线的碳排放。
绿色航运走廊框架协议中写道:建设零排放海上‘走廊’可以推动主要贸易商对港口清洁能源和零排放电动燃料基础设施方面的陆上投资。此外,还将使政府能够激励航运业内相关各方。
绿色航运走廊框架协议并不要求特定航线上的所有船舶在一开始就都实现零排放,但那是长期的一个目标。
美国的两个环保组织——海洋保护协会和太平洋环境组织——表示,他们支持将绿色航运走廊定义为“零排放海上航线”。他们透漏,就在该框架的谈判期间,还没有形成一个既定的概念。
今年早些时候,上述两个组织联合发布了一份报告,详细介绍了拜登政府在未来 15 年内消除航运排放来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案。该报告将绿色走廊的想法认为是一项重要建议,还特别提到了跨太平洋航线。
太平洋环境组织主任Madeline Rose感谢英国等所有第一批签订该框架协议的国家,但也提醒道:“该框架中,为延迟策略和化石燃料仍留有一部分空间。”
“我们希望签约国和相关港口能够迅速采取行动,制定包括即时、临时和最终强制性的基准,从而逐步淘汰绿色走廊上的所有化石燃料船舶。”
12-21 来源:张恩瑜 船舶技术法规研究中心
08-19 来源:连云港海事
04-03 来源: China PSC
04-12 来源:丁一文 邹 婕 世界海运
08-04 来源: 国际海事研究中心
06-18 来源:连云港海事
03-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1-18 来源:张云嵩、严青 造船技术与海洋平台
03-21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16 来源:林新通 世界海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