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德班克宣言》的“绿色航运走廊”
信德海事网 高珑嫣
(本文节选自信德海事网绿色航运研究团队最新周报,点击了解更多:→COP26到底取得了哪些成果?——信德海事 绿色洞察 2021-第45周 )
英国交通部于2021年11月在格拉斯哥举行的COP26上宣布《克莱德班克宣言》,建立“绿色航运走廊”。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22国在会议期间签署《关于绿色航运走廊的克莱德班克宣言》,承诺至2025年在全球至少建立六条“绿色航运走廊”,至2030年进一步扩大“绿色航运走廊”数量,2050年实现航运业脱碳。
什么是“绿色航运走廊”?
简单而言,“绿色航运走廊”是指在两个及两个以上港口间,建立零排放航线。
而真正想要建立“绿色航运走廊”却并非一件容易事,在全球海事论坛(Global maritime forum)发布的“下一波浪潮—关于绿色航运走廊”研究报告中指出,建设“绿色航运走廊”需要关键的四个部分:
1.跨行业合作:零排放航线的实现不仅需要航运企业配合,港口基础设施的配套、燃料供应商等各方的支持都尤为重要。
2.替代燃料:船舶航次成本中的燃料费在运输总成本占比较大,也是各船东所关注的部分。替代燃料是否长期可用,是否充分,是否可以给船舶提供足够动力都值得关注。
3.需求:“绿色航运走廊”航线上需要有充足的货量,本质上才能对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做出贡献。
4.政策与法规:为推动航运业脱碳的稳步推进以及措施实施的约束力,政策与法规的出台是前提和基础。
为什么建立“绿色航运走廊”?
1.航运业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多,需加速推进脱碳计划。水路运输的总货量约占全球贸易的80%,预计未来30年,水路运输需求将随着全球经济增长而继续增长。尽管就每吨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言,水路运输的排放低于其他运输方式,但它占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3%左右。随着其他行业的脱碳,这一比例可能会上升。如果没有协调一致的集体努力,到2050年,其排放可能会增加50%。
2.“绿色航运走廊”的提出,提供了“确定性”。“绿色航运走廊”的建设中包括了整条供应链中的参与者,包括燃料的生产商,船舶经营人,货主,以及监管当局。“走廊”相当于为燃料生产商等扩大了生产规模,同时也对船舶经营人、造船厂、船舶发动机制造商等发出信号,促进零排放航运的投资。
3.“绿色航运走廊”的提出,提供了“特殊性”。像经济特区一样,可以利用有利的条件,更加便捷的推进航运业的脱碳计划。同时也让政策的制定更加有针对性,安全等监管措施也更加有针对性。
初始的“绿色航运走廊”的选择尤为重要,结合航线的货量、排放量、可行性等多个指标,首先选择出澳大利亚—日本铁矿石航线,亚欧集装箱航线,东北亚—美国车辆运输航线,这三条航线作为初始的“绿色航运走廊”。
1.澳大利亚—日本铁矿石航线
2019年,澳大利亚向日本出口了约6500万吨铁矿石,使两国之间的航线成为世界上第三大干散货贸易航线。大约75%的铁矿石直接从皮尔巴拉地区运往日本,而剩下的25%在韩国等其他港口中转。2019年,在澳大利亚和日本之间直接或中间停靠运输铁矿石的船舶燃烧了大约55万吨燃油,相当于170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澳大利亚出口到日本的铁矿石中,90%是由支持脱碳的企业开采的。且在该区域零排放燃料的生产有大量的计划产能,例如澳大利亚至2030年绿色氢的生产能力预计将达到29吉瓦,因此这条航线很有潜力成为先行“绿色航运走廊”。
2.亚欧集装箱航线
这条航线是东西向三大集装箱航线中最大的一条,也是最有可能减少排放的一条。2019年,约有2400万个20英尺TEU的货量,由365艘船运输。这些船舶燃烧了大约1100万吨燃油,释放出约3500万吨的二氧化碳,约占全球水运总排放量的3%。
在此航线上,许多货主已经设定了减排目标,在集装箱运输脱碳的道路上,参与者的势头越来越强。且到2030年,欧洲、中东和澳大利亚已宣布的绿色氢项目将达到6200万千瓦的氢电解槽容量,这将足以满足“航运绿色走廊”的需要,因此这条航线很有潜力成为先行“绿色航运走廊”。
3.东北亚—美国滚装船(Ro-Ro)运输航线
在这条航线上,较少的船舶、船东和货主可能会增加其成为先行“绿色航运走廊”的可能性。这条航线上主要是运用滚装船将成品汽车从日本和韩国的工厂运到太平洋对岸的美国西海岸港口。这条航线上的几个利益相关方已经承诺要实现航运业脱碳,汽车行业也在朝着减少碳排放、电气化的方向发展,因此这条航线很有潜力成为先行“绿色航运走廊”。
12-21 来源:张恩瑜 船舶技术法规研究中心
08-19 来源:连云港海事
04-03 来源: China PSC
04-12 来源:丁一文 邹 婕 世界海运
08-04 来源: 国际海事研究中心
06-18 来源:连云港海事
03-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1-18 来源:张云嵩、严青 造船技术与海洋平台
03-21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16 来源:林新通 世界海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