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南通海事局认真践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在港口岸电建设中担当作为、争当先锋,多举措高质量建成“低压岸电推广应用示范区”,助推港口经济走出生态、绿色主旋律发展之路。
常态化多载体加强宣传引导全面营造氛围。采用线上线下、窗口与现场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开展宣传,深入辖区码头、航运企业、走上船头向行政相对人宣贯《港口和船舶岸电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和《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等法律法规,推动码头建立岸电使用制度和操作规程,督促码头和船舶落实“先接岸电再作业”的要求,切实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高标准严要求扎实推动码头完成智能化岸电改造。会同交通、环保、电力共同推动沿江沿海码头开展智能化岸电改造,主动听取码头、船舶、航运公司建议意见,督促相关方制定建设改造方案,及时协调改造困难。6月初,全辖区75家非危码头提前完成了智能化岸电改造,共对308个岸电桩进行了智能化改造,10月份实施了智能岸电码头全覆盖率、泊位全覆盖率。11月下旬,对趸船进行岸电桩智能改造,11月23日“海巡06902”艇正式扫码用电,开启了海巡艇扫码用电的新时代。
率先上线运行全国首个市域智能岸电管理平台。该平台实时显示各个岸电桩用电情况,实现了一屏统览全港、一屏互联全域,是全国首个市域岸电监管平台,在南通全市初步形成了船岸共通、全港共享、全域共管的岸电管理新生态,使岸电服务管理由传统现场监管向数字智慧监管转变。智能岸电建设工作得到上级充分肯定,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一行到南通局调研岸电建设使用情况;7月长航局一行到南通局调研智能岸电建设情况;交通运输部简报也充分肯定了南通岸电建设使用工作。
“固定大牌+移动小牌+指南告知书”三管齐下,助力船员扫码用电。为提升船员扫码用电积极性,推动辖区配备250张“固定大牌+移动小牌”岸电告示牌,“固定大牌”公示码头岸电设施参数、布置、接卸程序、使用联系方式、管理制度等信息,“移动小牌”公示码头岸电设施参数、接卸流程和告船员书,通过“文字说明+截图标识”的方式说明操作流程,简单易懂,船员可迅速掌握用电使用、扫码预约、豁免申请、设施查询等功能的操作方法,真正实现了“一看即懂、一扫即用”。印制《船舶岸电小程序使用指南》《长江南通段、南通沿海船舶污染物接收及岸电使用告知书》,通俗易懂,助理船员扫码用电。岸电用电量逐月提升,扫码比率逐月提高,自9月份以来单月用电量均超百万。截止11月,共为21130艘次船舶提供岸电服务,使用岸电998万度,应用尽用率超90%,用电量同比2020年增加55%。
下一步,南通海事局将持续高标准、严要求推动船舶使用岸电,积极推广低压岸电应用示范区建设经验,持续创优争先,不断为南通港口的绿色发展输送“海事智慧”。
12-21 来源:张恩瑜 船舶技术法规研究中心
08-19 来源:连云港海事
04-03 来源: China PSC
04-12 来源:丁一文 邹 婕 世界海运
08-04 来源: 国际海事研究中心
06-18 来源:连云港海事
03-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1-18 来源:张云嵩、严青 造船技术与海洋平台
03-21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16 来源:林新通 世界海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