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未来燃料做好准备,从船舶发动机开始
随着航运业寻求新的燃料和能源来减少空气污染排放,未来几年间船舶动力系统无疑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对于大多数船舶来说,有一件事不会发生改变:发动机仍然将是船舶动力系统的心脏。
WinGD认为,要想在整个船队中实现能源效率最大化,首先要从发动机入手。而深海远洋航行船舶的脱碳路径必须包括能够使用低碳或零碳燃料的发动机,并需要得到混合动力解决方案和发动机管理数字优化的支持。在以上这些领域,WinGD均已准备好帮助船舶运营商采取进一步行动。
作为双燃料发动机开发的领导者,WinGD的X-DF系列发动机可以使船舶使用传统的液化天然气(LNG),以及变得越来越广泛的碳中和合成和生物液化天然气。同时,WinGD已经做出承诺,到2025年提供能够使用氨和甲醇的发动机技术——包括双燃料系列和柴油系列发动机——这意味着船东和船舶运营商已经可以投资能够使用碳中和和零碳的船舶燃料。
未来燃料,准备好了!
在氨方面,WinGD用于液化天然气双燃料及氨燃料预留船舶的X92DF-2.0发动机第一个订单来自新加坡船东太平船务(PIL)。该订单反映了其为客户提供零碳或碳中和燃料解决方案的能力。这批订单的第一艘船将于2024年8月交付,这同时符合WinGD更广泛的雄心,即到2030年将能够使用碳中性燃料运行的多燃料发动机的销量增长到公司订单的50%。这也符合业界关于这些燃料何时大规模供应的预测。
在清洁燃料广泛可用之前,发动机需要尽可能提高现有燃料的使用效率。高效率和低油耗意味着WinGD发动机的排放已经可以满足IMO即将出台的CII和EEXI法规。液化天然气(LNG)提供了最清洁和最广泛可用的替代燃料,而WinGD提供了市场领先的技术,以有效利用天然气燃料。
自 2013 年推出以来,WinGD的X-DF系列发动机已成为全球最畅销的低压二冲程双燃料发动机,至今已运行时长超过150万小时。在原有X-DF发动机系列成熟的基础上,2020年推出了第二代X-DF2.0平台,并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X-DF2.0平台已得到强化,可提供突破性的能源效率。X-DF2.0平台引入了废气回收智能控制技术(iCER),以降低燃料消耗并减少甲烷逃逸。与第一代X-DF已经创纪录的低逃逸水平相比,iCER技术进一步减少了50%的甲烷逃逸,并降低了柴油和气体燃料模式下的燃料消耗。该技术还可以在液体燃料模式下实现Tier III NOx的排放要求,而无需额外配备催化还原 (SCR) NOx还原技术。
2022年初,测试证实X-DF2.0发动机技术的性能在燃油节省方面超出了最初的预期。在中国上海CMD (CSSC-MES Diesel Co)最近的测试中,X-DF2.0平台上优化的发动机设备在气体模式下实现了高达8%的燃油节省,在柴油模式下实现了高达6%的燃油节省。
WinGD对未来燃料研究的投资意味着当今市场上X-DF发动机可针对未来燃料进行船舶改造。但未来燃料的使用并不仅限于X-DF系列, WinGD的X系列发动机使用的是液体燃料,其中也包括几种新兴的碳中和或零碳燃料,生物柴油和乙醇燃料。WinGD在准备使用这些燃料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包括欧洲领先的喷射概念研究。
混合动力和数字化
未来不仅仅与燃料有关,混合动力系统也是一种选择,它将为船舶运营商节省能源并能够使用更加高效和更具成本效益的未来燃料。WinGD提供系统集成服务,将混合动力组件和电气系统的选择与主机同时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燃料效率。
2021 年 8 月,WinGD获得了一份合同,为日本船东NYK Line在四艘新造的汽车运输船上集成混合能源系统。这四艘纯汽车和卡车运输船 (PCTC)将使用LNG燃料,配置WinGD的7X62DF-2.1二冲程发动机,以及轴带发电机、直流组网和电池系统。
WinGD通过其新的混合控制系统,负责提供系统集成和系统级能源管理解决方案。与其他船舶设计改进相结合,相比于使用重质燃料油的传统动力船舶,液化天然气电池配置预计将减少约40%的二氧化碳当量排放量,超过IMO的2030年目标。
数字优化在脱碳方面也发挥着关键作用。WinGD的集成数字专家 (WiDE) 系统是一个全面的远程性能监控系统,它使用机器学习和数字孪生技术为船上和岸上的船员提供支持——从发动机和船舶数据中提供可增强业务的、可操作的见解。
为未来的燃料做好准备需要从船舶发动机开始,但并没有就此结束。通过对其核心发动机概念以及混合动力和数字优化的逐步投资,WinGD的整体能效解决方案组合处于航运能源转型的前沿。
12-21 来源:张恩瑜 船舶技术法规研究中心
08-19 来源:连云港海事
04-03 来源: China PSC
04-12 来源:丁一文 邹 婕 世界海运
08-04 来源: 国际海事研究中心
06-18 来源:连云港海事
03-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1-18 来源:张云嵩、严青 造船技术与海洋平台
03-21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16 来源:林新通 世界海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