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德海事网-专业海事信息咨询服务平台

全球首款商用二冲程氨燃料发动机启动全面测试

全球首款商用二冲程氨燃料发动机启动全面测试

全球航运业迎来重大技术突破!

MAN Energy Solutions向信德海事网最新介绍到,三井E&S(MITSUI E&S)近日宣布,正式启动全球首款商用二冲程氨双燃料发动机的全面测试。这款MAN B&W 7S60ME-LGIA(氨燃料液态喷射)Mk 10.5原型机已在日本玉野工厂进入氨燃料运行测试阶段,标志着航运业向碳中和目标迈出关键一步。

该发动机由三井E&S与MAN Energy Solutions联合开发,采用60缸径设计,未来将搭载于今治造船为川崎汽船(“K” LINE)、NS United及伊藤忠商事合资建造的20万载重吨散货船上。其核心技术包括:

MAN专利HPSCR系统:高压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确保符合IMO Tier III排放标准,满足严苛环保要求;

双燃料设计:以氨为主燃料,搭配生物燃料油作为先导油,实现碳中性燃烧;

自主氨燃料供应系统:由三井E&S独立研发,测试阶段重点验证其安全性与性能。

MAN Energy Solutions二冲程业务负责人Bjarne Foldager表示:“氨燃料的应用是海运脱碳的重要里程碑。我们已与三井E&S深度协作,并看到市场对氨动力技术的强烈需求。目前MAN在亚洲获得多笔氨发动机订单,未来氨将与甲醇、甲烷共同主导替代燃料市场。”

MAN二冲程研发负责人Ole Pyndt Hansen补充称:“此次测试基于哥本哈根研究中心的单缸试验成果。氨燃料的特殊性要求极高安全标准,我们已采取全面预防措施。海上实船运营经验将决定最终商业化进程,预计50至80缸径的ME-LGIA系列发动机将于2026年底面市,具体取决于造船项目进度。”

氨燃料因零碳特性被视为航运业脱碳“终极选项”之一。此次测试不仅是技术验证,更为大规模商业化铺平道路。MAN强调,生物燃料与氨的结合可大幅降低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而HPSCR系统则解决了氨燃烧中氮氧化物(NOx)排放的挑战。

该项目由多方巨头联手推进:

三井E&S负责发动机集成与测试;

今治造船承担船舶建造;

川崎汽船、NS United、伊藤忠商事联合运营首艘氨动力散货船。

测试完成后,发动机将交付今治造船安装,并进入实船验证阶段。行业预计,2026年后氨燃料发动机将逐步覆盖散货船、油轮及集装箱船等主力船型。

MAN预测氨燃料最终占船燃市场的35%

近日,MAN Energy Solutions还在一场线上研讨会上公布了其新型氨双燃料发动机的商业发布日期。

MAN ES二冲程全球销售与推广负责人Christian Ludwig表示,计划在2026年第四季度全面推出其 G50、S60、G60、G70 和 G80 发动机的销售。

他同时也表示这将取决于造船厂建造船舶的情况以及最终确定氨作为燃料的规则和法规。

在过去 18 个月中,MAN ES进行了300 多次单缸和四缸发动机测试。

Ludwig表示,尽管测试结果令人鼓舞,但MAN ES不会急于将发动机推向市场,以免危及安全。

他说:“我们希望确保以最佳方式将其引入市场——不仅从发动机技术的角度,而且从辅助系统、安全系统和整个生态系统的角度。”

氨燃料将占据船燃市场的35%

Christian Ludwig介绍称,MAN ES 已经参与了多个以氨为燃料的新船试点项目,以确保氨作为船用燃料进入市场。该举措与正在制定的作为船用燃料使用的指导方针同时进行。

Ludwig表示,试点项目主要集中在大型氨气运输船、散货船和纯汽车/卡车运输船。

他重点介绍了与东太平洋航运(EPS)合作的两艘 93,000 立方米 VLAC 项目,并表示发动机计划于 2026 年第一季度交付给 HD 现代重工。

他还透露,MAN ES 正在讨论第一艘以氨为燃料的集装箱船。

路德维希表示:“我们正朝着正确的方向、以正确的步伐前进。”

他说,公司听到了市场上许多积极的讨论。但他补充说:“我们不想走捷径。我们想确保我们能做好。”

MAN ES 认为,到 2050 年,氨将占据船用燃料市场的 35% 左右,甲醇则占到四分之一左右。

氮氧化物排放低于百万分之五

数据表示,与柴油相比,MAN ES的氨燃料发动机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了 40%-50%,二氧化碳当量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了 90%。

压缩、燃烧和膨胀特性与现有的双燃料发动机技术相似,并且由于创新的发动机控制软件,各个气缸之间的性能没有差异。

MAN ES新技术和双燃料发动机高级顾问Nikolaos Kourtidis表示,氨燃料发动机将配备一个持续运行的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这样氨逃逸就会通过化学反应与排放的氮氧化物中和。

“我们的目标是让氨气的逃逸量略低于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从而相互抵消,”Kourtidis说。

MAN ES尝试了多种不同的喷射技术,以找到氨逃逸、氮氧化物和一氧化二氮排放量之间的平衡。该公司表示,最终数字将由未来的法规决定。

N2O,又称“笑气”,是一种比二氧化碳强 300 倍的温室气体,因此尽量减少其排放至关重要。

Kourtidis表示:“我们可以向市场宣布,我们观察到的一氧化二氮水平非常低,通常远低于五(百万分之五)的限度。”

“如果考虑氨发动机的总当量排放量,我们可以说,包括引燃油在内,我们可以实现 90% 以上的二氧化碳减排。”

热门推荐
  • 一篇文章带你读懂什么是EEDI,EEXI,CII?

      由国际海事组织(IMO)委托撰写的一份报告指出,航运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由2012年的9.62亿吨增至2018年的10.56亿吨,如果不加以......

    12-21    来源:张恩瑜 船舶技术法规研究中心

    分享
  • 一波三折的压载水管理公约D-2标准实施要

      谈起现行国际海事组织生效的公约,《2004年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简称压载水管理公约)可谓说是比......

    08-19    来源:连云港海事

    分享
  • 【解读】欧盟区域航运“脱碳”法规对全

      法规回顾 2024年1月1日起,航运业已经正式被纳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mission Trading System,简称ETS),要求所有进出欧盟和......

    04-03    来源: China PSC

    分享
  • 典型船舶年度营运碳强度模拟计算及评级

      摘要:根据MARPOL公约附则Ⅵ最新修正案中有关船舶营运碳强度的相关要求,选择上海地区四种典型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分别......

    04-12    来源:丁一文 邹 婕 世界海运

    分享
  • 透过EEXI理念,看现有船舶减排技术发展

      2020年7月6日至7月10日,国际海事组织(IMO)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船舶温室气体减排会间会工作组(ISWG-GHG)举办了非正......

    08-04    来源: 国际海事研究中心

    分享
  • 船舶垃圾的分类及排放要求,你了解吗?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广大人民群众要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全社会人人动手,一起来为改善生......

    06-18    来源:连云港海事

    分享
  • MARPOL中的“距最近陆地”距离各国各有不

      MARPOL公约或称《防污公约》允许在距最近陆地不少于12海里处航行的船舶将未经处理的食品废弃物排放入海。听起来很简单?......

    03-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分享
  • 现有船舶能效指数(EEXI)综述

      随着2050年温室气体战略的实施,IMO制定了在2030年之前将航运碳排放强度降低40%,并在2050年之前降低碳排放总量50%(碳强度......

    01-18    来源:张云嵩、严青 造船技术与海洋平台

    分享
  • 这里有份压载水记录簿记录范本——中英

      这里有份压载水记录簿记录范本 中英文对照版 压载水记录簿缺陷最多! 压载水管理公约生效以来,无论东京备忘录,还是巴......

    03-21    来源:信德海事网

    分享
  • 新国标实施后船舶生活污水排放安全检查

      摘要:介绍两起船舶生活污水安全检查的典型案例,梳理国际公约、国内法规及标准关于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要求,分析......

    10-16    来源:林新通 世界海运

    分享
返回列表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