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国际海事组织(IMO)第30届大会在伦敦隆重举行。包括50多位部级代表和大使在内的共160多个国家的1500多名代表出席了大会。中国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了会议,并在大会全会上做发言。
大会期间,我国连云港海事局海巡“0611轮”船长卢国强获得2017年海上特别勇敢奖奖状,以表彰他在海域气象海况极其恶劣的条件下,驾驶“海巡0611”,克服重重困难,历经18个小时将7名遇险船员全部安全救下的事迹。
小贴士:“海上特别勇敢奖”由国际海事组织每年评选一次,主要表彰那些在面临自身失去生命的危险情况下,采取特别勇敢的行动,以超乎寻常的勇气,设法救援海上人命、防止或最大限度减小对海洋环境的损害的人们。
相关链接
18小时紧急救援 7名人员安全获救
2016年3月8日18时
连云港海上搜救中心接到报警:“苏连云港货1677”在连云港灌河口海域搁浅,船舶有沉没危险,7名船员遇险,情况十分紧急。搜救中心接警后,向“海巡0611”船长卢国强下达指令,要求其作为现场指挥船立即全速赶赴现场。
险情发生当夜,连云港海域受强冷空气影响,海面刮起了8级左右的偏北风,且有大浪、大涌出现,瞬时浪高达4到5米。出航后,海况继续恶化,“海巡0611”及其他搜救船艇因自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无法前往现场。慎重考虑之下,卢国强船长指令驻守在灌河港区,且抗风性能稍好的拖轮“云港9号”尽全力前往救援。
2016年3月8日19时
“云港9号”抵达险情附近水域,但受潮汐影响,遇险船附近水深严重不足,拖轮无法靠近,救助行动一时陷入僵局。
卢国强船长获悉后,立即报告搜救中心,并果断作出决策,要求“云港9号”在遇险船附近抛锚警戒,了解险情态势,安抚遇险船员。同时,命令“海巡0611”保持“战备”状态,随时准备再次出航救助,险情不等人。
2016年3月8日21时
遇险船倾斜角度已从10度迅速扩大至50度。险情愈加紧急,船员情绪愈加激动。为安抚情绪,卢国强船长通过电话反复劝慰遇险船员,保持镇静,不要放弃,搜救船艇就在附近,正在等待时机采取救助行动。
又是一个无眠的夜晚。卢国强船长不停的看着钟表时针,反复关注着海上风浪的情况。
2016年3月9日4时
海上风浪稍有减弱。卢国强船长立即将情况报告搜救中心,并亲自驾驶“海巡0611”出航。
2016年3月9日6时
多艘搜救船艇反馈说海上风浪太大,无法继续航行,一边是搜救力量的现实困难,一边是遇险人员焦急的期盼,是继续前行还是选择返航?作为有四十年航海经历、三十余次海上人命救助经验的老船长,看着海浪翻过“海巡0611”的驾驶台,前甲板的栏杆被拍击变形,他清楚的知道,在如此的海况下驾驶大型海巡艇救助在浅水区严重侧倾的货轮,困难和风险将是无比巨大。虽困难摆在面前,但他还是拨通了搜救中心的电话,坚定地说:“我打算再坚持航行一段时间看看情况,尽力赶赴现场”。
2016年3月9日7时15分
“海巡0611”抵达现场,但遇险船侧倾非常严重,再加上现场风大浪急,如若贸然靠近,易造成遇险船船毁人亡、救助船船体受损的次生事故。
看着难船舷边上瑟瑟发抖并急切挥手待救的遇险船员,船长卢国强深刻体会到时间就是生命的真正含义。在此紧要时机,来不及半点犹豫,卢国强船长沉着冷静地操作着车舵,反复谨慎地用船艏尖进行着试靠。
一次、两次、三次……一次次的试靠失败,使遇险船员更加焦急,救助人员的心也被提到了嗓子眼。卢国强船长透过飞速转动的旋转视窗,精确地判断着两船之间的微小距离,沉稳地进行着再次试靠。第十二次,遇险船员和救助人员紧密配合,抓住有利时机抛射安全绳,搭好攀爬网,终于“海巡0611”将船头搭靠上遇险船的船舿。经过不到一分钟的紧张接救,7名遇险人员于7时30分被成功接下。
2016年3月9日8时
“苏连云港货1677”翻沉。听到这个消息,获救的7名船员看着自己刚刚换下的湿透的衣服和桌上已为他们准备好的香喷喷的饭菜,眼泪夺眶而出。此时距离船员获救仅仅半个小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信德海事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投稿或联系信德海事:
admin@xindemarine.com
05-09 来源:信德海事网
03-07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27 来源:信德海事网
02-04 来源:信德海事网
12-1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8-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2-05 来源:信德海事网
04-17 来源:信德海事网
12-22 来源:信德海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