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ome 船管和德国船东组成合资管理公司
近日,世界10大船舶管理公司之一的Thome 船舶管理公司宣布与德国船东Carsten Rehder 成立合资公司管理这家船东公司旗下的船队,并期望进一步扩大业务引进更多的船舶进行管理。
新的合资公司名为Thome Shipmanagement Germany,该公司将主要负责Rehde旗下所有自有的和管理的集装箱船、干散货船舶以及多用途船舶的管理工作。
Rehder原先的船舶管理人员将转移到这家新的合资公司与Thome的员工一起办公。两家公司还同意就“共同感兴趣的项目”进行合作。
这也意味着总部位于汉堡的Rehder将继续作为船东和商业管理公司保持独立,而新的管理公司将寻求从欧洲船东那里收管更多船只,这些船只将由Thome的克罗地亚办事处管理。
Carsten Rehder董事总经理托马斯•雷德尔(Thomas Rehder)表示:“在德国和国际航运市场在过去10年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与Thome集团进行这种合作是有意义的。
他补充称:“Thome集团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因为它是一家受人尊敬的、国际知名的专业运营商,并且在油轮、散货船和海工市场拥有强大影响力。”Carsten Rehder专注于集装箱干散货船舶和MPP业务,而非散货业务,这对两家公司而言都有很好的互补性,特别是在欧洲市场。”
据信德海事网了解,作为船东的Rehder该公司于1903年由卡斯滕•雷德(Carsten Rehder)创立,此前他曾是一名船舶经纪人,该公司旗下有七艘支线型集装箱船舶,两艘轻便型干散货船舶,一艘超灵便型船和一艘多用途船。此外其还设有船舶经纪和船舶投资部门。
Thome总裁兼首席商务官Claes Eek Thorstensen表示:“在德国设立办事处是Thome从中心位置扩展欧洲业务战略的一部分,这让我们有机会向不同的细分市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上个月,Rehder和Aug Bolten组建了一家各占一半股权的合资公司,名为Aug Bolten Bulk (ABB),负责包租合并后的散装货船船队。
该公司还将负责由Rehder租船子公司Victoria Shipbrokers负责干散货船舶的商业运营。
混战的第三方船舶管理市场
更早之前的本月初,信德海事网曾发布报道《大量拿船,扩张!这几家世界级船舶管理公司快速壮大》介绍到,第三方船管正在成为一种趋势,越大越美(big is beautiful),越大越好(big is better)也正成为船舶管理行业的一个普遍被认可的信条。包括OSM/SYNERGY/威尔森/FLEET船管在内一系列世界级的第三方船舶管理公司都在通过各自不同的方式实现快速增长。
今年6月,OSM接管了挪威最大的私人船东之一Kristian Gerhard Jebsen Skipsrederi (KGJS)的船队管理业务。这笔交易包括了总计37艘散装货船和油轮,从技术上讲,这些船都是由杰布森(Hans Peter jebsen)控制的集团管理的。
今年8月,作为世界最大船舶管理之一的OSM Maritime正式接过了挪威海工船舶船东 GC Rieber Shipping旗下由6艘船舶组成的船队的管理权。
9月初,OSM再与挪威船王约翰弗雷德里克森John Fredriksen旗下的Frontline Management 和OLDEN OCEAN GROUP LTD.达成协议,正式收购这两家公司旗下的船舶管理公司 SeaTeam Management Pte. Ltd.
近年来,船舶管理行业出现了一波整合浪潮。比如,中英船管Anglo-Eastern合并香港Univan;目前世界最大的船舶管理公司 V. Group更是进行了多次并购;来自德国的Zeaborn也增长快速并且渴望进一步的收购。
Olofsen表示,收购常常能带来协同效应,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越大越美(big is beautiful),越大越好(big is better)正成为船舶管理行业的一个普遍被认可的信条。
除开直接的并购外,各家航运公司与其各自领域的伙伴,或上下游还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组合来达到扩大业务规模的目的。
Synergy Group预计将保持30%的增长速度
近年来,由印度船长Rajesh Unni领导的第三方船舶管理公司Synergy Group也发展非常的迅速,并且该公司表示还将保持大约30%的增长率。
几周前,Synergy Group和丹麦大船东Norden 共同宣布成立了一家船舶管理合资企业。
目前关于两家公司的具体的合作模式还不清楚,按照Synergy和Norden两家公司对于POOL模式的喜爱不排除有新的合作伙伴的加入。
(可参考:→【专访】世界顶级船管公司+油轮大“船东”:期待中国船东加入 !;→手起刀落!航运公司合并壮大,15名员工突然收到辞职通知)。
不过, Rajesh Unni强调,扩张并不是公司的主要目标,该公司与全球340艘船舶及其船东签订了合同。但该公司目前很清晰的预期是保持目前的增长水平,到目前为止每年保持在30%左右。
Rajesh Unni 表示,“我们希望扩大我们的平台,并希望继续保持我们的增长轨迹。推动我们增长的不仅是管理船舶数量的增长,还包括一系列可持续的、技术驱动的海上服务。”
去年底,总部位于新加坡的第三方船舶管理服务提供商威尔森船舶管理公司(Wilhelmsen Ship Management,简称WSM)首席执行官Carl Schou在接受信德海事网专访时曾表示,我们希望自己管理的船队规模翻倍,亦即达到350-400艘的规模,这是我们的未来5年计划。”(可参考:→世界顶级航运公司来中国啦!挺进LNG、邮轮市场,招募中国海员)
未来,合资企业将使用Wilhelmsen Ahrenkiel Ship Management的品牌,在威尔森全球网络的支持下,持续在德国汉堡及荷兰罗恩运营。
据了解,这新公司拥有约100名员工,将管理约72艘集装箱船的船队,其中以支线集装箱船为主,容量为1000到3000的标准集装箱(TEU)。
WSM首席执行官Carl Schou最近在接受航运交易公报时表示,“未来,在威尔森船管全球网络的支持下,该合资企业将使用Wilhelmsen Ahrenkiel Ship Management的品牌,持续在德国汉堡及荷兰罗恩运营。该合资企业拥有约100名员工,将管理约72艘集装箱船,其中以1000~3000TEU支线型集装箱船为主。威尔森船管非常期待通过与Ahrenkiel Steamship的合作在集装箱船市场健康发展。”
关于为何选择在这个时间段进入支线集装箱船领域,威尔森船管认为,“从支线集装箱船领域满满的订单和较高的报废率来看,短期内这一领域将面临强劲反弹。”
Fleet船管——有机增长信念坚定支持者
不过,不是所有的第三方船舶管理公司都喜欢通过合资、合并等方式来扩大自己的规模。比如,成立于1994年,总部位于中国香港的FLEET MANAGEMENT LIMITED(简称FLEET)就是“有机增长”信念的鉴定支持者。
据信德海事网了解,以中国香港为中心,FLEET MANAGEMENT通过位于12个国家的25家办事处,向我司管理的全球航行船舶提供无间断24小时服务。FLEET MANAGEMENT管理的船舶来自超过90名全球知名客户。
作为全球最大的独立第三方船舶管理公司之一,Fleet管理包括散货船、集装箱船、滚装船、冷藏船、油轮、气体船以及化学品船等各类船舶。船舶载重吨从300吨至319,000吨不等,其中不少是装有最新节能装置的新造船。
在管理船队规模扩张方面,该公司一位负责人向信德海事网透露,我们奉行船队有机增长的目标。
从该公司旗下全套管理船舶的数量来看,从1995年的4艘到目前的549艘,Fleet船管的发展不可谓不快,但是我们很难看到该公司船队规模呈突然跳级样式的突然增加,尤其是近10年来,该公司的船队规模扩张整体呈现出一种稳健的发展态势。
04-0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5-09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12 来源: Drewry德路里
01-16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2 来源:SinorigOffshore
10-18 来源:信德海事
05-29 来源:信德海事网
0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2-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1-12 来源:信德海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