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德海事网援引路透社独家消息,有交易商表示,在美国总统川普(特朗普)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本月初达成贸易战暂时休战共识以来,中国于周三(12月12日)首次购买超过150万吨美国大豆。
特朗普周二接受路透专访时称,中国已在购买“大量”美国大豆,并很快将调降美国汽车的进口关税。
另有港媒报道,美国商务部长罗斯(Wilbur Ross在接受CNBC访问时证实,中国同意削减美国制汽车的进口关税,并且恢复进口美国大豆。但他未透露时间。
此次中国购买了超过150万吨美国大豆,这是迄今为止最具体的证据,说明中国正在兑现美国政府所称习近平在特习会上作出的承诺。
此外,有报道还称联合石化(Unipec)也将会购买更多美国石油。
中国正在寻求购买250万至300万吨美国大豆
总部位于欧洲的一家贸易商称,买家是中储粮(Sinograin)和中粮集团(Cofco)。美国卖家包括嘉吉公司(Cargill Inc)、路易达孚公司(Louis Dreyfus Company)和CHS公司。
该贸易商表示,中国正在寻求购买250万至300万吨美国大豆。但嘉吉和CHS拒绝对路透社发表评论。
一位直接了解这些交易的美国贸易商称,中国国有企业购买了至少12艘船货,在1月至3月期间付运。另一位直接了解这些交易且向相关出口商出售大豆的贸易商称,截至周三下午已达成了大约30艘船货的交易。
「今天早上中国正在购买(大豆)。看起来我们现在该重新开始营业。」一名美国贸易商表示。
今年7月6日开始,美中展开贸易战,中方对美国大豆征收25%的关税。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期货价格达到自7月以来的高点。
芝加哥经纪公司R.J. O’Brien的研究副总裁Rich Feltes说:「我们希望看到将会有多少(大豆)购买量,(购买)时间是什么,以及是否会有后续销售。」
美国贸易商表示,预计大豆将从美国太平洋西北地区的粮食货运码头运出,这是通往亚洲的最直接航线。
此次大豆交易显示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战开始缓解的迹象。
「这是一个开始。」北达科他州农民彼得森(Monte Peterson)说。
川普总统周二在采访中告诉路透社,在美中领导人12月1日贸易「休战」之后,中方已重返交易市场,购买美国生产的大豆。他说,「我今天刚听说,他们开始购买大量的大豆。他们刚刚开始。」
中国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去年占美国海外出口量的60%,价值超过120亿美元。一位欧洲贸易商表示:「中国显然非常想要大豆,因为南美洲大豆无法满足他们的所有需求。」
彭博新闻此前引述知情人士的话说,中方最快在12月结束前宣布恢复进口美国大豆,并将全部或大部分的美国大豆用作国家储备。
《华尔街日报》则引述中方及美国两名官员的消息说,中方在未来几周内,将宣布采购美国大豆和天然气,并购买大量的美国商品和服务,同时考虑降低美国汽车进口关税。
根据环球网综合报道,2018年12月12日外交部发言人陆慷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问道,特朗普总统还称中美之间即将进行一次访问,以便推进经贸谈判。你能否确认访问安排?你能否证实中国已恢复购买美国大豆,如果是,购买的规模是多大?
陆慷回应称,我们说过,中美元首阿根廷会晤的共识包括指示双方经贸团队加紧磋商,尽快解决中美经贸领域分歧,达成双方都满意的结果。据我所知,现在双方工作团队确实正在加紧磋商。我们希望,双方能够相向而行,为达成一个好的结果营造必要的气氛和条件。前两天,中国商务部发布了刘鹤副总理同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和贸易代表莱特希泽通话的情况,双方就下步如何加紧磋商制定了路线图和时间表。
具体情况,我建议你还是向中国商务部了解。
延伸阅读:
华夏时报见习记者 史凯 记者 陈岩鹏 北京报道
不论是被压榨成大豆油,占据中国植物油脂中的半壁江山,还是作为养殖业很难被取代的豆粕,中国人对于大豆的依赖程度和旺盛需求都不言而喻。
数据显示,中国大豆的年需求量超过1亿吨,而2017/2018年度国产大豆产量只有1528万吨,目前中国大豆有9000多万吨的需求缺口需要依靠进口来填补。
而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1月大豆进口同比下滑38%至538万吨,创近6年来同期的最低值。
长期以来,在进口大豆的世界版图里,美国是中国重要的大豆进口来源国。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大豆进口总量为9553万吨,其中进口美国大豆3285万吨,占29%。然而由于今年美国挑起贸易摩擦,中国对美国进行反制措施,大豆堪称是直戳美国“痛处”的贸易货物之一,致使美国对中国的大豆供应减少。
《华夏时报》记者近期了解到,阿根廷表示,已与中国签署10亿美元合约,将与中国铁建公司合作翻修一条1020公里的铁路,用来运输大豆等原料。
无独有偶,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今年10月的瓦尔代论坛上也表示:“美国曾向中国大量供应大豆,现在我们的大豆将进入中国市场。”与此同时,俄罗斯还将给予中国公司在俄领土上,特别是在远东地区投资生产大豆的可能性。
但是,短期内对于进口美国的这3000多万吨大豆的需求缺口该如何来补?今后中国的大豆进口市场格局又将会是怎样?
3000多万吨的需求缺口如何补?
随着中国居民生活和消费水平的日益提升,对肉类消费需求的猛增,助长养殖业的水涨船高,从而促使对大豆需求的攀升,而由于国内土地种植资源的有限和对环境的保护等多重因素,国内大豆的产量远不及需求量。
据国家统计局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2017/2018年度中国大豆播种面积8245千公顷,全国平均单产每公顷1853公斤,总产量1528万吨。
而中国大豆的年需求量超过1亿吨,目前有9000多万吨大豆的需求缺口依靠进口来填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陈及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中国自产大豆,需要6到7亿亩土地生产,而在中国只有18.5亿亩土地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做到的。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作为大豆的原产地国家,中国曾经是最大的大豆出口国。早在1994年以前,中国还是大豆净出口国,而2000年中国进口大豆突破1000万吨,到2010年进口量已经达到5034万吨,2017年进口量飙升到约9600万吨。目前,中国大豆进口量占全球大豆贸易量的60%。
据国家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中国粮食累计进口13062万吨,其中大豆累计进口9553万吨,占粮食进口总量的89%。
中商经济研究中心常务主任刘海飞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中国加入WTO以前,国产大豆的自给率还是挺高的,黑龙江大豆产量比较高。在中国加入WTO以后,物美价廉的美国转基因大豆,到岸价都比国产便宜很多。随着中国越来越多的大量进口,东北大豆的产量逐渐变低。
在中国进口大豆的格局中,美国一直是中国最为重要的大豆进口来源国。据美国农业部统计的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出口大豆共计5300万吨,其中出口到中国3100万吨,占58%。2014到2016年中国每年平均从美国进口141.76亿美元大豆,占美国大豆出口金额的64.9%。
今年7月6日,为反击美国对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的关税,中国采取反制措施,对同等规模的美国商品加征关税,加税商品的清单里就涵盖大豆。受此影响,美国对中国的大豆供应减少。据美国农业部的预测,2018到2019年农业年供应量可能从今年的9500万吨减少到9400万吨。
近来有外媒报道称,美国谷仓“爆仓”,卖不掉的大豆烂在地里。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在今秋大豆收割季来临之前,美国粮食仓储能力创下近12年最高库存水平,仓库里堆满了大豆等农作物,剩余的空间完全无法满足新季大豆的储藏需求。
而中国受此影响,今年11月大豆进口同比大跌38%至538万吨,并且创近6年同期的最低值。
陈及认为,3000多万吨的大豆需求缺口约占中国大豆进口总量的三分之一,对国内影响不小,大豆对于中国基本消费品的稳定太重要了。
短期缺口不容易补,长期格局或生变
当前和明年,中国进口大豆的形势将怎样,需求缺口如何补?
陈及认为,中国进口大豆的主要市场是美国,其他国家轻易不好替代。今年其余的6000多万吨进口大豆也有是通过转口贸易渠道抵达中国的,而美国主体货源地其实没变化。明年就看中美双方贸易博弈的结果了,如果达成谈判,明年下半年进口大豆的市场形势会比今年大有改观,甚至可以实现基本的供求平衡。如果没能顺利达成谈判,经过一年的调整,通过转口贸易,吸取一些小产地国家的货源,或许大豆需求缺口不会像今年这么明显,会进一步减小。明年进口大豆总体形势应该会比今年乐观很多,货源的争取在明年会进一步完善。
由于中美贸易摩擦,中国反制美国大豆,在今年中国进口大豆的格局中,南美大豆被视为新的替代来源。目前,巴西和阿根廷都已经努力加大了大豆产量。据美国农业部统计的数据显示,2017年巴西和阿根廷两国的大豆预期产量为1.6亿吨,比10年前增加50%。尤其是巴西,其大豆产量有望达到1.13亿吨,增至10年前的1.8倍。
与此同时,近期不仅阿根廷表示,将与中国铁建公司合作翻修铁路来运输大豆等原料。就连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今年10月的瓦尔代论坛上也表示:“美国曾向中国大量供应大豆,现在我们的大豆将进入中国市场。”与此同时,俄罗斯还将给予中国公司在俄领土上,特别是在远东地区投资生产大豆的可能性。
那么,中国进口大豆的需求能否通过进口渠道多元化而有长久改观和弥补?
刘海飞认为,进口美国大豆今年对中国的影响比较明显,如果今年早些时候转进其他国家的大豆,或许能很大程度上的弥补缺口。目前来看,进口巴西、阿根廷的大豆一下子补不上这么大的缺口,因为国外都是订单生产。
陈及同样认为,大豆的供求,产量的扩大都要等到下一年才能形成,短期内生产商、贸易商都是按照长期合同去锁定的。短期内从扩大产量、增加出口方面都很难做出相应调整。如果通过进口渠道多元化来弥补,在明年前三个月或上半年,原来大豆生产量小的一些国家,需要投入扩大产量和种植规模的时间,是有生产周期的。而后续长久来看,还需要取决于中国进口商如何去谈,取决于对方的生产商、经销商如何判断形势,以及取决于中国的转口贸易是否能够进行的顺畅。
《华夏时报》记者最近了解到,目前巴西、阿根廷的大豆正处于播种期,巴西大豆播种进度已完成80%多,并高于去年同期水平;阿根廷进度完成20%多,略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在中国需求的刺激下,今年南美大豆种植呈现明显增长态势,预计收割的进度也会提前。
刘海飞认为,长久来看,南美大豆没有美国大豆更适合中国的需求,美国转基因大豆,不仅产量高、产本低,出油率明显比国产高,且不易发生病虫害,是其他一些国家所不能比拟的。“俄罗斯也是非转基因大豆,应该也会比美国转基因大豆成本高。”刘海飞说。
陈及认为,俄罗斯、阿根廷的大豆,从品种研发到种植,以及产品优势等方面,与美国大豆是有一定差距的。美国能形成如此规模之大的大豆供应量,与美国广袤的土地和其科技生产力优势是分不开的。“未来的国际市场,还是要看哪个国家的大豆物美价廉,能够保证稳定的供应,才能与之形成长期稳定的交易。”陈及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信德海事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投稿或联系信德海事:
admin@xindemarine.com
05-09 来源:信德海事网
03-07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27 来源:信德海事网
02-04 来源:信德海事网
12-1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8-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2-05 来源:信德海事网
04-17 来源:信德海事网
12-22 来源:信德海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