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0日夜里,在广袤无垠的南印度洋上,招商轮船旗下由香港明华管理的ORE HONG KONG轮书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海上救援传奇。历经50个小时,跨越640海里(近1200公里)的航程,成功营救一名因船舶故障而深陷险境的俄罗斯籍传奇探险家,用行动注释了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彰显航海者的无畏担当。
孤舟遇险:南印度洋上的生死呼救
3月28日14:26时(船时,下同),ORE HONG KONG轮先后接到开普敦(Cape Town)与留尼旺(La Réunion)海上搜救协调中心(MRCC)的紧急救助信息。俄罗斯探险家费奥多尔·科纽霍夫(Fyodor Konyukhov),在进行单人跨洋划艇挑战时,遭遇船舶电力故障,艇内生命支持系统随之失效。事发海域位于风高浪急的南印度洋,不仅远离常规航线,通讯设备也严重受限,情况危急。MRCC请求在附近航行的ORE HONG KONG轮火速驰援。
千里驰援:全速奔赴 刻不容缓
险情如命令,香港明华接报后迅速启动救援应急预案,经过综合分析和评估,ORE HONG KONG轮果断调整航向,以最高航速向遇险船所在水域疾驰。岸基管理团队与船上展开针对性培训演练,确保万无一失。640海里的征途,承载着生存的希望,船员们以分秒必争的信念与时间赛跑。
△船长组织开展救援培训
风高浪急:巨轮搜救如大海捞针
南印度洋以其气候复杂与航线稀疏闻名,素来是海上救援的高风险地带。ORE HONG KONG轮途中遭遇高达2.5米的涌浪,船身颠簸,视线模糊。全体船员迎难而上,经过两天两夜不眠不休的航行,终于在3月30日16:30时抵达预定救援海域。
一波三折:360米巨轮雨幕中抛绳营救
抵达现场时,天空飘起了小雨,天色渐暗,给救援行动增添了极大的难度。对于长达360米的超级矿砂船来说,在茫茫大海中搜寻仅有10米长的遇险船艇,无疑如同大海捞针。雨幕进一步降低了能见度,稍有差错,就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找到遇险船艇
船长下令减速航行,增派船员在船首和驾驶台两翼瞭望。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搜寻,ORE HONG KONG轮终于捕捉到遇险船艇的AIS信号,并通过VHF建立联系,确认科纽霍夫健康状况良好。随后,巨轮小心靠近,通过抛绳器把救助索精准传送到艇上。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艰苦努力,19:42时,科纽霍夫被成功转移至ORE HONG KONG轮甲板,生死营救画上圆满句号。
△转移遇险人员
人道光芒:航海者的生命接力
获救后,ORE HONG KONG轮第一时间为科纽霍夫提供医疗检查、热水和流质饮食,帮助他恢复体力。探险家科纽霍夫激动万分:“感谢中国船员的英勇和专业,是你们赐予我第二次生命!”目前,科纽霍夫健康状况稳定,香港明华将持续提供必要协助,助其平安返回俄罗斯。完成救援后,ORE HONG KONG轮向MRCC报告情况,随即恢复航程,继续驶向目的港。
据船视宝为信德海事网提供的数据显示,该轮的下一港为大连港!
△船长与获救者交流
大爱无疆:守护生命的航海使命
当ORE HONG KONG轮的身影渐行渐远,南印度洋的波涛见证了一场跨越国界的生命救援。从船岸协同的应急响应,到风雨中的抛绳营救,每一次雷达信号的闪烁,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实践;每一双伸出的援手,都在续写航海者对生命尊重的永恒信念。波涛或有国界,守护生命的使命却无疆域——这正是大海最温暖的灯塔。
△ORE HONG KONG轮
招商轮船旗下香港明华船队多次投身海上救援,彰显其卓越的专业素养与人道精神。
2022年7月,“大凯”轮在摩洛哥沿海成功营救2名落水人员;
2016年9月,“明誉”轮在印度洋成功营救1名德国航海家;
2014年7月,“明锋”轮在菲律宾海域成功营救4名遇险渔民......
每一次行动,招商轮船都以高效协作与过硬技能,书写了招商航海人的大爱与担当。
获救者档案
费奥多尔·科纽霍夫(Fedor Konyukhov)
科纽霍夫是俄罗斯著名探险家,曾攀登过七大洲最高峰,徒步走完“丝绸之路”,也是历史上到达世界五大海角的唯一一人。他保持着多项世界和俄罗斯航海纪录。联合国环境署和教科文组织分别给科纽霍夫颁发过“全球500名人奖”和“公平竞赛奖”。
科纽霍夫曾于1992年5月11日首次登上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
摄影 | ORE HONG KONG轮
稿源 | 香港明华
09-18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10 来源:信德海事网 苏婉
05-07 来源:信德海事网
01-27 来源:信德海事网
12-2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2-1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9-24 来源:信德海事网
12-3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1-08 来源:蓝盾安检创新工作室
06-30 来源:航运安全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