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造船业中日韩三分天下。
日前全球权威航运造船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今年前9个月中国接收的造船新订单数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58.3%,位居全球第一。与此同时,近十年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在世界造船市场中的份额在明显上升,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船舶制造中心之一。
中国的造船业之所以能够在全球造船行业普遍萎缩的情况下创造出如此出众的成绩,和中国在工业体系以及制造业实力的全面提升有着密切关系。中国造船业在保证船舶质量、使用更为先进的技术、提高船舶的附加值的同时还能保证较为合适的价格,得到了世界买家的青睐。
而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韩国造船业,面对中国船舶业的奋起直追,正在全力以赴开发智能船舶、打造智能船厂,希望利用5G、人工智能(AI)等先进技术提高安全性和效率,克服市场衰退带来的不利影响,以便在与中国造船业的竞争中始终保持技术上的领先优势。
近日,韩国现代重工集团宣布,已经在其独立研发的HiMSEN发动机中引入了AI、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推出一套最佳的船舶运营系统,与过去相比可将燃料成本削减10%以上。除智能船舶之外,现代重工还在与韩国主要电信运营商KT公司合作,加速推进5G智能船厂的转型建设工作,目标是将5G移动通信整合到船舶建造中以实现飞跃。另外,在造船中通过可穿戴式颈环,使得船厂安全人员能够在控制中心收集数据以实时检查安全状态。现代重工还可以利用更快捷的5G网络在几分钟之内下载大容量3D设计图。
受中国和韩国造船业挤压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曾处于世界第一强的日本造船业有渐入困境之虞。日本第二大船企日本造船联合(JMU)2020财年上半年(4月至9月)持续亏损,综合销售收入为104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5.46亿元),同比减少16%。另外,号称“日本前三”的三井千叶造船厂今年宣布停业关门,彻底退出造船业。
在新冠疫情导致的全球航运业再萎缩的背景下,即使日本造船企业经历了一轮关转并停的压缩,日本造船企业目前加起来的订单总额也不过2255万总吨,在一年半之后将面临“无船可造”的困境。
为避免造船业的继续衰退,对抗在世界市场上占有率上升的韩国和中国,巩固产业基础,并确保本国的海上运输能力,日本政府今年提出向本国造船业提供巨额金融援助计划,每项援助的规模将达数百亿日元,力争在年内开始实施。据统计,从新造船只的订单量看,日本所占份额在2015年为32%,到2019年降至16%,其中大部分市场份额被韩国和中国锐意进取所得。日本船舶出口商协会发布日本造船企业2020年前10个月接单量的最新数据显示,日本造船企业目前手持订单量仅能维持1.5年的工作量。而造船企业手持订单量须保证造船企业能够维持2到3年的工作量,才可确保业务的稳定发展。
作者:路虹
04-0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5-09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12 来源: Drewry德路里
01-16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18 来源:信德海事
05-29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2 来源:SinorigOffshore
0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马琳
03-25 来源:世界海运 作者李姗晏,李永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