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新华社的最新消息: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3月2日发布,云南省富宁县从查获的外省违规调运仔猪中排查出非洲猪瘟疫情。据路透社报道,在中国已经发现了一种较温和的非洲猪瘟变种,这种变种更加难以发现和控制。如果猪瘟变种突然失控,爆发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干散货和冷藏集装箱的运输需求,不过方向是相反的。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非洲猪瘟专业实验室于2021年2月26日在《中国科学生命科学》(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Emergence and prevalence of naturally occurring lower virulent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es in domestic pigs in China in 2020”的研究报告,这也是2021年2月发表的有关自然突变的第二份报告。研究表明,去年,根据从黑龙江、吉林、辽宁、山西、内蒙古、河北和湖北等省的农场和屠宰场收集了3660个样本并分离了22株流行毒株,在为期6个月的监测中,发现了低致死率的自然变异流行株。新的突变株将使控制疫情变得更加困难,因为当病毒持续“通过口腔和直肠途径传播”时,它们将很难被发现,早期诊断难度加大。论文中写道,“毒性较低的天然突变体的出现给早期发现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并对控制非洲瘟病毒提出了新的挑战。”
根据路透社报道,这种突变导致该病症状较轻,虽然意味着较低的死亡风险,但也更难以发现和控制。
疫情爆发可能会使干散货和冷链运输受到影响
2018年和2019年非洲猪瘟首次肆虐时,干散货和冷链的业务就曾受到了影响。
2019年,因贸易战、巴西的采矿事故以及中国大规模爆发猪瘟,干散货市场受到重创。
此前,在对2020年干散货运输市场的回顾与对2021年的展望时,BIMCO分析道,2月初,BDI指数迅速上升更多源于需求的推动,当时正值巴西向中国大豆出口的旺季,推动了巴拿马型船的运输市场的繁荣。而中国对大豆需求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非洲猪瘟爆发后中国本土猪的大量养殖。虽然非洲猪瘟导致了一段时间的猪肉供应能力下降,但中国猪群的饲养量在非洲猪瘟后尽快恢复了正常水平。
Norden首席执行官Jan Rindbo表示,当前干散货市场的走向很难读懂,因为影响因素影响的方向各不相同。
“首先是消极的影响因素:一方面,由于贸易战和宏观经济前景,巴西和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出口出现了大幅下降,另一方面,中国非洲猪瘟的存在也会影响猪饲料的进口。随后是积极的影响因素:中国和印度进口大量煤炭用于增加库存。”
2021年早些时候,Rindbo曾说过,与持续的贸易战相比,他更担心猪瘟的影响。因此,如果新发现的突变在中国蔓延,那将不是一件好事。不过尽管这可能打击干散货运输市场,但由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冷链市场可能会受益。
04-0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5-09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12 来源: Drewry德路里
01-16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18 来源:信德海事
05-29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2 来源:SinorigOffshore
0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马琳
03-25 来源:世界海运 作者李姗晏,李永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