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知名航运咨询机构德鲁里(Drewry)最新预测,由于美国最新贸易政策的直接冲击,2025年全球集装箱港口吞吐量预计将下降1%。这将是自1979年以来全球集装箱运输需求第三次出现年度下滑。
此前两次分别发生在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下降8.4%)和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期间(下降0.9%)。
德鲁里预计,2025年全球港口吞吐量将下降1%,航运业将在运力过剩与需求萎缩的双重压力下寻求生存。与此同时,全球即期运价继续下行,本周德鲁里世界集装箱指数(WCI)环比下跌2%,中美航线单周跌幅达到3%。航运公司临时停航频频,市场供需失衡愈加加剧。
贸易需求萎缩
德鲁里指出,在特朗普政府最新关税措施下,美国对大部分国家的进口商品征收10%的统一关税,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征收高达145%的关税。如果现行约三分之二的关税得以维持,美国自中国的进口量可能下降多达40%。
中国目前在美国消费品、工业产品和家具等领域的进口中占据主导地位。德鲁里指出,尽管来自中国的进口锐减,但部分产能的转移可能带动美国自其他国家的进口增长,预计增幅可达15%。
实际上,贸易政策变化已对实际市场运作造成冲击。伯克希尔哈撒韦旗下的RC Willey家居连锁公司就因关税调整,暂停了所有来自中国工厂的订单,包括一些已待装运的货物。同时,该公司恢复了此前因高关税而中止的越南订单。越南的临时关税目前已降至10%,为期90天。
RC Willey总裁杰夫·柴尔德(Jeff Child)表示,频繁变化的关税政策不仅令零售商运营受挫,也正在打击消费者信心。“最大的消费信心杀手就是不确定性,而现在正是这种局面。”
经济学家们警告称,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将增加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而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一旦衰退,影响可能迅速蔓延至全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本周早些时候也警告称,特朗普对全球主要贸易伙伴征收高关税,将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
企业层面的反应同样明显。德国航运公司赫伯罗特(Hapag-Lloyd)透露,由于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客户已取消了30%的中美航线货运订单。美国国家零售联合会(NRF)则预计,2025年下半年美国集装箱进口量将同比下滑至少20%,主要由于众多企业暂停了对中国的采购。
洛杉矶港执行董事也警告称,从今年5月起,该港口的进口量可能开始下降。洛杉矶港是美国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之一,许多来自中国的集装箱正是通过这里登陆美国市场。
运力严重过剩,船东可能寻求缩减船队规模
在需求萎缩之际,全球航运市场又正面临严重运力过剩问题。德鲁里指出,目前船公司采取增加“空班航次”(Blanked Sailings)的做法,仅能作为短期权宜之计,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具体见往期42%运力被取消!跨太平洋航线突现停航潮
德鲁里集装箱研究资深经理Simon Heaney表示:“贸易战极大地增加了航运公司的风险,当前航运业的主旋律是‘损失控制’。”
Simon指出,为了抵消美国市场下滑的影响,船公司需要加大对新兴市场航线的投资,并尽可能削减运营成本。但从长期来看,单纯依赖空班航次远远不够,航运公司需要“更全面地缩减船队规模”。
德鲁里预计,未来航运公司将在运力管理上采取更激进措施,包括加快船舶闲置和拆解的步伐,推迟新船交付甚至取消部分新造船订单。
不过,Simon也警告,美国即将对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建造船舶征收额外税费的政策,可能会进一步扭曲市场。“由于非中国建造船舶的价值将上升,船东会更不愿拆解韩国或日本建造的船只,这将延缓市场供需再平衡的进程。”
德鲁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初,船龄超过20年的集装箱船总运力约为350万TEU,但其中仅有约6%为中国建造。如果限制拆解非中国造船,则可供淘汰的船只数量将大大减少。
Simon补充说,这一波动也将影响到新造船和租船市场,中国建造的船舶未来在市场上将变得“不那么受欢迎”,而韩国造船的溢价上涨又可能整体抑制市场对新造船的需求。
集装箱运价一跌再跌
面对供需严重失衡的局面,集装箱运价暴跌。根据德鲁里(Drewry)4月24日发布的最新数据,其全球集装箱运价指数(World Container Index, WCI)本周下降2%,至每40英尺集装箱2157美元。这一水平较2021年9月疫情高峰时期的10377美元暴跌了79%,但仍比疫情前2019年1420美元的平均水平高出52%。
分航线来看:
德鲁里预计,由于中美互征关税引发的市场不确定性持续发酵,未来一周运价仍将呈现下行趋势。
04-0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5-09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18 来源:信德海事
10-12 来源: Drewry德路里
01-16 来源:信德海事网
05-29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2 来源:SinorigOffshore
0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10-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马琳
03-25 来源:世界海运 作者李姗晏,李永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