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船业迎来又一轮重磅整合。信德海事网获悉,招商局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招商工业”)正在完成对青岛扬帆船舶制造有限公司(青岛造船厂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的并购交易,预计将在“五一”后官宣。这一并购将成为招商工业近年来最具战略意义的一步,标志着其正式进军集装箱船、干散货船等主流船型市场。
与此同时,招商工业旗下威海金陵船厂再获国际大单。4月8日,意大利Grimaldi集团宣布,已正式签署总额达13亿美元(近人民币96亿元)的9艘甲醇动力客滚船建造合同,新船将由招商工业旗下的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有限公司承建。
两件大事同时落地,不仅折射出招商工业造船产能的持续增强,也预示其在船型结构、区域布局与客户结构上的全面升级。
从“特种船”走向“主流船”
招商工业产品谱系扩展的关键一步
长期以来,招商工业在全球船舶制造业中的定位主要聚焦于中小众、高附加值产品,尤其是在滚装船、化学品船、气体运输船以及混合动力客滚船等特种船型领域具备领先地位。其中,“招商金陵”品牌已成为全球滚装船制造的龙头,总的来说招商工业的船舶产品结构以“专”“精”为特征。
此外,招商工业还在海工装备制造有着极强的实力,该公司已经交付的海工产品包括全球最大吨位的46万吨级FPSO、自主研制中深水锚泊式半潜平台、风电安装平台、饱和潜水支持船、深远海救助船等高端产品,具备了FPSO一站式交付能力。目前已形成了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装备、海洋油气生产装备、海洋新能源开发装备、特种海洋工程装备以及海洋渔业资源开发装备等五大海工产品体系。
但在更具市场规模的油轮、干散货船及集装箱船等传统商船领域,招商工业涉足甚少,尚未形成大宗市场的全面覆盖。此次收购青岛扬帆,显然不仅仅是一次产能扩张,更是其产品结构与战略方向的关键性补位。
此次并购青岛扬帆,被业界视为其战略转型的重要标志。根据克拉克森为信德海事网提供的最新订单数据,截至2025年4月,青岛扬帆共计手持33艘船订单,包括:
●27艘干散货船(涵盖82,000吨巴拿马型和210,000吨纽卡斯尔型);
●6艘6000TEU级集装箱船;
●订单交付期已排至2028年;
●客户包括Seatankers Mgmt(Fredriksen Group)及招商轮船(CMES)。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青岛扬帆还承接了由比利时船东CMB.TECH、挪威化肥巨头Yara International和North Sea Container Line联合订造的全球首艘1400TEU氨燃料动力集装箱船,再次凸显其在绿色新技术船型上的能力储备。通过此次收购,招商工业将首次全面掌握主流标准船型的批量建造能力,显著提升其整体市场参与度和产品多样化水平。
或许可以实现从“特种船专家”向“全谱系制造商”的战略跃升。不过需要强调的是,之所以这里说“或许”,是因为目前招商工业并没有明确表示将向全谱系的船型发展,本次并购也可能是从区域和产能结构上的一种协同。
山东双枢纽形成:制造生态更趋完善
从区域布局来看,此次青岛扬帆的加入,也将进一步巩固招商工业在山东半岛的船舶制造生态,在区域层面带来显著协同效应。
招商工业旗下的威海金陵船厂近年来已在山东深耕多年,聚焦中小型客滚船、滚装船和高端混合动力船型,具备强劲的绿色船舶建造能力。青岛扬帆则更擅长于标准化批量生产和大吨位干散货船、集装箱船建造,两家船厂在技术路径和产品定位上互为补充。
另值得一提的是,青岛船厂旗下的产品还有海工船,客船风电装备以及其他特种船舶,这部分业务也能实现与招商工业原有业务的一些协同。
两家船厂在地理上同处胶东半岛,未来可在人力资源、采购协同、客户服务、配套设施等多个维度形成联动,构建区域造船制造与维修的“双枢纽生态”。
客户结构国际化,协同招商系统内资源
在客户方面,青岛扬帆现有订单显示出其在国际市场的持续突破。新近签署的多艘21万吨散货船订单来自全球知名航运集团Fredriksen旗下的Seatankers Mgmt,此外其还与比利时船东CMB及挪威Yara等绿色能源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与此同时,招商轮船作为招商局系统内另一支海洋主力舰队,近年在新能源船型布局上积极推进,青岛扬帆的新订单中也包含其在建项目。这种“系统内部协同 + 外部客户拓展”的双线推进模式,将使招商工业在资源获取与产能消化上更为高效。
收购尘埃落定,“招商工业青岛船厂”正式亮相
4月14日,青岛造船厂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已正式更名为“招商工业青岛船厂”,标志着招商工业对其的并购重组正式落地。这一历史性的更名不仅意味着此次交易的最终完成。
Grimaldi近百亿大单落地,绿色客滚建造能力再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收购消息浮出水面的同一天,据信德海事网最新报道《近100亿!9艘甲醇船大单,招商局拿下!》,近日招商工业在国际高端市场再度迎来捷报。Grimaldi集团宣布,将在招商工业旗下的威海金陵船厂建造9艘甲醇动力RoPax客滚船,总金额高达13亿美元,交付期自2028年至2030年。
这批船舶分为两大系列:
●6艘“Next Generation Med”级船部署于地中海航线;
●3艘“Hansa Superstar”级船部署于波罗的海芬兰—德国航线。
船舶采用多项绿色科技创新,包括:
●甲醇双燃料主机;
●岸电系统与船上能源管理系统;
●硅基涂层与优化船体结构;
●CO₂单位排放预计下降50%以上。
这批新船还配备高标准乘客设施,如阳光甲板、泳池、全景餐厅、亲子空间等,体现了招商工业在“高端+绿色”船型上的持续演进。
从“拿下近百亿绿色船舶大单”到“并购切入标准船型市场”,我们可以看到招商工业正在从“差异化、特种船”发展路径迈向更具广度和深度的“全谱系、全链条”制造平台。这一转变也契合了当下全球造船业由“比拼产能”转向“竞争结构与质量”的趋势。特别是在全球绿色转型加速、欧洲法规趋严、主流船东更新需求扩大的背景下,谁能率先实现绿色能力与标准化船型的融合,谁就将在未来的全球造船产业中占据更有利的主动权。
此次对青岛扬帆的整合,是招商工业完善产业链条、优化产品结构、强化区域协同的一次深思熟虑的战略操作。结合其近年来在欧洲市场的积极拓展、高端客户资源的持续积累、以及在LNG运输船、绿色燃料船型方面的研发突破,招商工业的竞争格局正在快速重塑,而其在中国乃至全球船舶制造业中的角色,也正在悄然改变。
11-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4-1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01 来源:信德海事网
06-2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19 来源:中国船东互保协会资讯平台
12-10 来源:船之友 作者验船师袁晓东
10-15 来源:中远海运
03-30 来源:信德海事网
01-22 来源:信德海事网
07-04 来源:信德海事网 刘云婷